育儿顾问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育儿大师

育儿大师

超大城市托育探索广州社区托育加速落地模式创新成家庭托育发展关键

育儿顾问是什么职业类别2024-05-13育儿大师汉学育儿
广州育儿托管,汉学育儿,道道育儿,工作日上午,在广州某大型社区周边,不少托育机构的楼梯间里摆满了婴儿车。作为2022年广东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广州的国家卫生健康委托育机构备案信息系统数据显示,截至7

超大城市托育探索广州社区托育加速落地模式创新成家庭托育发展关键

   工作日上午,在广州某大型社区周边,不少托育机构的楼梯间里摆满了婴儿车。作为2022年广东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广州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托育机构备案信息系统数据显示,截至7月6日18时,广州全市登记备案的托育机构数量已达2家,位居全省第二位。近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数据显示,目前广州全市实际提供的机构共1002家,共提供5.万个托位,每千人口托位数3.20个。

   对比广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力争达到5.8个,以及广东省提出到2025年全省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要达到5.5个的目标,广州现阶段供给总量仍存在一定差距。

   瞄准市场空白,不少新的托育模式在广州开始加快“萌芽”。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广州育儿托管访调研中发现,社区托育模式正通过不同运营主体在广州加速落地,而家庭托育点这类新模式作为托育服务的一种补充,也受到市场。

   “截至今年5月底,向日葵‘亲子小屋’已连续开展亲子、育儿主题活动次,服务超过400个家庭人次,恒常开放服务215场次,接待家庭12组,29人次。”近日,在位于黄埔区文冲街道的广州全市k21“亲子小屋”,广州市洋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王静向南方财经全媒体广州育儿托管,亲子小屋的落地,是对婴幼儿托育在社区层面的一次拓展。

   “亲子小屋”是黄埔区打造的广州市k21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公益项目试点,旨在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方式,以亲子小屋为载体,探索“社区互助式托育”服务。自2022年上线文冲街道k21试点项目以来,“向日葵亲子小屋”模式已陆续在红山街、长洲街等多个街道落地。

   “我们是纯免费的公益项目,不收取居民任何费用。主要是为社区家长提供一个互助育儿的公共空间,也会为家长及孩子提供一些手工、游戏等互动活动。”王静说。

   但也受制于纯公益性质,“向日葵亲子小屋”目前并不能为社区家长提供标准的全日托、半日托等婴幼儿照护服务。“小屋内有由社区全职妈妈担任的‘共享家长’,相当于是我们培训的社区志愿者团队,会负责维护场地设施安全和小朋友的安全。家长有需要可以和共享家长沟通,临时托管一下小朋友,但不能实现全天托管。”王静表示。

   社区托育是近年广州着力探索的托育服务模式之一。近日,广州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公布关于广州市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建议,统筹规划托育服务供给结构和布局,建设“街道-社区”普惠性托育设施模式,实现“一街镇一普惠”。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也在广州市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中提出,在补齐社区托育服务短板方面,将争取每个街道至少建一家普惠托育机构。

   受需求和政策导向影响,不少商业托育机构也看准社区托育市场。广东全优加家庭科学育儿窗副总裁程映雪向南方财经全媒体广州育儿托管,“除了我们的商业化园所之外,我们现在也在谈几个街道的‘公建民营’项目,目前已经成为三条街道基层服务站的服务供应商,联动合作伙伴共同为街道提供母婴、养老、医护、家政等综合。”

   目前在广州拥有4家连锁托育门店的广州市达ai育儿总经理周本忠也认为,托育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社区化,“未来我们肯定会拓展社区托育业务。我们机构目前这种门市托育模式成本很高,经营压力越来越大,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现在也在推行社区托育模式,对家庭也更便利。”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托育行业逐步扩大发展,近年来“小而美”的家庭托育模式也成为部分家长为0-3岁婴幼儿选择照护服务的方向之一。

   “家庭托育模式对托育服务供给和服务需求两端而言,都具备其独特优势。”从事家庭托育服务行业多年的FAMIC放我家创始人林少慧向南方财经全媒体广州育儿托管,对托育服务需求方来说,家庭托育点具备离终端消费者距离近、托育环境温馨、师生配比较高等优势,而对托育服务供给方而言,用地成本较低、前期投入较少等利好也为家庭托育模式带来了更高的净利润率和更快的回本周期。

   “就单个家庭托育点来看,一般人力成本约占40%,房租成本约占20%,其他运营成本约占10%,净利润率可以去到%左右。而托育机构的房租成本往往会占到40%,固定成本投入非常高。此外,我们分析过去3-5年家庭托育点的财务模型也发现,家庭托育点的回本周期大约在1年至1年半,而托育机构的回本周期平均是两年到两年半。所以我们认为,家庭托育模式应当是对托育服务行业的一种有效供给和补充。”林少慧表示。

   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发布全国家庭托育点广州育儿托管(爱测试育儿网)(智慧育儿园),为家庭托育服务行业带来k21规范政策。此前,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实施意见也提出,要引导家庭托育点规范发展。

   针对此前发展一直缺乏规范引导的家庭托育模式,《广州育儿托管》明确,家庭托育点是指利用住宅,为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育儿付费)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托育服务的场所,且收托人数不应超过5人。同时,家庭托育点每一名照护人员最多看护3名婴幼儿。

   基于这两项约束性规定,多位托育行业从业人士分析认为,家庭托育恐难实现商业化,“从市场经营的角度,如果是5个小孩配备2个老师,计算租金成本、人工成本、日常运营成本,还要变更备案场地用途,再与5个小孩托育费用相比较,这可能就不是一笔好生意。绝大多数可能是自己开放自己的家庭,然后自己出来照顾,才能做到这个项目有收益,而且也只能赚到基本人工,可能主要是为全职妈妈提供另一种职业选择。”

   对此,林少慧有不同看法。“家庭托育专门政策的出台对从业者而言是一剂‘强心针’。”林少慧认为,《广州育儿托管》的颁布能够帮助业界进一步明确家庭托育的发展方向,关键在于如何适应新的发展环境推动服务模式创新,“随着托运行业整体发展,我们非常看好家庭托育模式的发展前景。”

   “我们目前已经在广州开始试点,测试《管理办法》提出的这种模式到底能不能落地,到底能不能实现盈利,到底有没有市场。目前来看,实现师生配比1:3的问题是不大的,关键在于项目的定位。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家庭托育模式,走普惠托育路线,可能利润确实会受到影响。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模式创新,更精细化控制成本、运营项目。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新模式收到的市场反馈也是比较认可的。”林少慧对未来家庭托育业态发展仍充满信心,“所以回过头来看,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实现模式创新。”